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,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一家机器人制造基地,上演了一场感人的“逆行”保卫战。面对严格的封控管理,这里的员工选择留守工厂,确保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正常运转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。
疫情下的坚守:封闭管理但不停产
当城市按下“暂停键”,这家机器人基地却依然保持着高效运转。为了保障国内外订单的及时交付,基地在严格执行防疫政策的前提下,实行了封闭式生产管理。员工们自愿报名留守,吃住在工厂,形成了特殊时期的“生产闭环”。
“我们不能停,客户的生产线在等着我们的机器人。”基地生产负责人表示,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,一旦供应链中断,将影响下游众多企业的正常生产。
“逆行”守护:员工成为供应链卫士
在这场保卫战中,最令人动容的是员工们的“逆行”选择。许多员工主动放弃居家隔离的机会,带着简单的行李进驻工厂。他们中有技术工程师、装配工人、物流专员,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物流部门的小王已经连续在岗超过20天,他每天要协调数十辆物流车辆的进出,确保原材料能运进来、成品能发出去。“这个时候物流就是生命线,我们必须守住。”小王说。
创新应对:智能化助力抗疫保供
作为机器人制造企业,基地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,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提升生产效率。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,智能仓储系统、自动化装配线等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,有效弥补了人力缺口。
同时,基地还加强了线上协作,通过远程技术支持等方式,持续为客户提供服务。这种“线下生产+线上服务”的模式,成为特殊时期保障业务连续性的有效途径。
温暖同行:企业关怀凝聚团队力量
在保障生产的同时,基地也高度重视员工的生活和健康。企业为留守员工提供了完善的食宿条件,定期进行核酸检测,并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。管理层还与员工同吃同住,共同奋战在生产一线。
“公司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,虽然辛苦,但大家都很有干劲。”一位留守工程师表示,这种同舟共济的氛围让团队更加凝聚。
意义深远:守护制造业命脉
这家机器人基地的坚守,不仅仅是为了自身企业的生存发展,更是在守护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命脉。在全球化背景下,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,影响整个产业生态。
业内人士指出,这种“封闭不停产”的模式为制造业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宝贵经验,展现了我国制造业的韧性和灵活性。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临港机器人基地的员工用他们的“逆行”,书写了制造业工作者的责任与奉献。他们的坚守,不仅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,更为稳定全球供应链贡献了中国力量。
 
 
 
 
 
 
 
 
 
